2012年11月26日 星期一

雷人,有鬼

一、改革紅利

根據衛生部網站消息,李克強在看到「有媒體報道攜帶艾滋病病毒的肺癌患者求醫遭拒,私改病歷隱瞞病情接受手術」後給該部主要負責同志打去電話,要求保障艾滋病病人就醫權利和醫務人員安全。而這也促成昨晚白岩松在央視新聞1+1里帶來《艾滋病患者,不能求醫無門!》的呼籲,以及今早跟進通報:「經查實,天津市腫瘤醫院存在著推諉病人的情況......天津市衛生局正在依據《艾滋病防治條例》進行嚴肅處理」。

不過,這一條還是上不了新聞聯播。能上的是《李克強強調,以改革為動力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按序接在習近平對十八大精神中央宣講團批示以及溫家寶、賈慶林會務的後面。這位預定將接任總理的現任副總理,是在前天主持召開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座談會並講話,根據源自新華社通稿的解說詞,李克強指出:「我國30多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靠的是改革開放,甜頭已經嘗到。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群眾過上更好生活,依然要靠改革開放。這是我國發展的最大『紅利』。當前,改革進入了『攻堅區」』和『深水區』,改革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必須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

正是以這段話為核心,李克強可以在今早9點前壓過習總書記,成為五大門戶的一號男主角。搜狐騰訊網易均重點展示「紅利」一詞;新浪則是在「以改革為動力促進經濟持續發展」的頭條標題下,加註「推進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要觸動利益」、「要向市場和社會放權」之要點;鳳凰網更是把這個頭條堅持到底,並輔以自家衛視的點評視頻——《李克強講話明確中國未來改革思路》。

在廣東,南方都市報選中了「中央可給試驗區更多授權」作為封面主標題,輔之「改革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可能不犯錯,但要承擔歷史責任」、以及「改革要有靈活度,鼓勵先行先試,在法律框架內的要大但推進」。這也是通稿中李克強所宣講的一部分,即「進一步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既要搞好頂層設計,又要尊重群眾和基層的首創精神。一時看不準、吃不透的改革,可先選擇一些地區和領域開展試點,以點帶面,並有及時調整和糾錯的機制,在探索中『排雷』和清除『荊棘』,這是一種好做法......市場經濟本質是法治經濟......成熟的改革經驗可按程序上升到法規和法律,用法制鞏固改革成果。改革要有靈活度,鼓勵先行先試,在法律框架內的要大膽推進,中央政府及有關部門可給試驗區更多授權。這樣的改革試驗雖然是漸進推進的,但步子會更堅實,可以避免大的波折。」。

被李克強授命去當改革試驗「偵察兵」、「先遣隊」的是11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地區,上海浦東新區就是這11個中的第1個。於是,東方早報更加有理由用最大字號在頭版通報「李克強談下一步改革,要打破固有利益格局」的動向。正好,今天評論版還要用大半版來一篇浙江大學楊遴傑的《當前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方向》。

改革——這個在十八大會前和會中被中國媒體說了無數遍的詞眼,經由黨章加持,現在是應該到了「下一步」的時候了。新京報上個周末就已允許學者匡賢明公開提議成立新「體改委」以統籌改革,環球時報前天又向人大毛壽龍提供版面刊登《是否該設立中央改革委員會》之議。

而作為候任總理,李克強更是已經提前進入掌舵角色,先是在十八大代表團討論時解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中國「新四化」道路,並廣獲媒體關註;如今,當溫家寶借會面曼谷華僑華人代表時說「我還有幾個月就歸隱,希望人們把我忘記」之時,他則意氣風發召集地方大員,中新社更是興高採烈地發稿:「如果用兩個字概括李克強今天的講話核心那就是:『改革』;而用四個字概括無疑是:『改革、改革』;若用六個字概括便是:『改革、改革、改革』......此次會議的內容和主題,會後被部分人士解讀為「十八大後中南海向外界釋放的改革信息」。

甚至,連「一再發問」也成為他正面形象塑造的第一步,「個別官員不適」只能成為襯托。正是這篇中新社稿件末尾所稱,「此次會議,讓現場一位常年服務於此的工作人員感到的最大不同是『會風的變化』。在聽取匯報過程中,李克強一再插問,所問問題之準,之深,之專業,官員們手中的匯報材料都沒有『現成答案』。個別官員一旦脫稿對此顯得『不適』。這位工作人員發表感想說:『只會照本宣科的官員,在這里不好混了。』」。

央視也來捧場,專門發布一段視頻,被央視網以「獨家:李克強要求官員在座談會不要念稿」的標題在首頁展示。配合會場畫面,畫外音有雲:「經常出席國務院會議的地方領導同志都知道,參加李克強副總理主持的會,僅準備好一份發言稿是遠遠不夠的,他們必須深入、詳盡地掌握自己所負責工作的方方面面,以備隨時回答李副總理的即興提問。湖南省的同志介紹了長株潭城市群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情況,發言不到兩分鐘,李克強便插話打斷了他:你的匯報稿我已經看過了,稿子里談到的對工業耗水大戶實行階梯水價、累計加價,我想問一下,加價的累進率是多少?企業承受力如何,評價怎樣?看到這位負責人一時語塞,沒有完全明白自己的提問意圖,李克強解釋道:能源、資源是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瓶頸,長株潭做為一個中部地區,又是重化工地區,如果試點推行工業用電、用水階梯價格能取得成功,對東部和全國就有重要借鑒意義。你們回去以後把當地工業企業實行階梯電價、水價的情況評估一下,國家發改委也要瞭解情況,好好分析研究。」。

然後是成都,「李克強又深又準、環環相扣的發問,使成都市負責人非常敬佩,深感在李副總理的會上,照本宣科念稿子今後是行不通了」;再有,「李克強對大家說,你們的發言稿我都已經看過,不用再念了,我們既然是座談會,就應該多談試點過程出現的具體問題、談談你們在推進改革過程中的需求。他還詢問上海市負責同志關於轉變政府職能、推進社會領域改革的問題;在談到遼寧省打破行政區劃限制求發展時,遼寧省和撫順市的同志輪流補充著應答李副總理打破沙鍋式的追問。這些問題都是匯報材料里沒有『現成答案』的,在場官員無不聚精會神地思考李副總理的問話。」。

此次會議,最讓現場一位常年服務於此的工作人員感到不同的,是「會風的變化」。在聽取匯報過程中,李克強一再插問,所問問題之準,之深,之專業,都是官員們手中的匯報材料中所沒有的「現成答案」。個別官員一旦脫稿對此顯得「不適」。這位工作人員發表感想說:「只會照本宣科的官員,在這里不好混了。」。

二、白菜讓豬拱了

新華社從貴州發稿,除了帶來畢節官方「死亡男孩遺體已經火化,善後事宜處理完畢」的聲明外,還引述喪子父親陶學元的亡羊補牢:「自己長期在外打工,疏於對孩子的管教以至於釀成這樣的悲劇,這次回深圳把工資結了就回家務農,『還有個小兒子在老家讀學前班,我要好好照顧他,不讓這樣的事再發生。』」。

今天是畢節那5名死在垃圾箱里的男童「頭七」祭日,一周以來,他們獲得了生前從未有過的關註與同情。新浪微博繼續「流浪兒冬衣行動」的號召;鳳凰網首頁頂端是「在人間」欄目為其出生上學出走死亡之路製作的圖片集,感慨「親自到五個孩子的家走一趟,才深刻體會到貧窮帶給我們的灼痛」;騰訊繼續用《五個孩子如野草,貧賤家庭百事哀》專題痛惜留守兒童,編者按寫道:「土屋柴扉,繩床瓦竈,無限凄涼,孩子即便在家與流浪何異?——網友如此評價貴州畢節五個孩子悶死在垃圾箱的慘劇。的確,隨著更多細節曝光,我們逐漸理解了這些孩子為何寧願躲在垃圾箱里流浪也不願回家。其實對於這些孩子來說,寒舍固然不值得留戀,但更主要的是——沒有父母親情的地方哪是家。我們在《五個孩子悶死是意外嗎》中追問學校、追問公安、追問民政、追問社會,但更值得追問的是——孩子們的家去哪了?」。

那些被「難以想像的窮」沖擊到的民眾,更加追索為什麼中國城鄉差距、貧富差距如此之大,在號稱「和諧社會」的時代卻有此等「路有凍死骨」的慘劇。在這種情緒感染下,為富者、當權者被「有罪推定」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南方日報今在頭版導讀《「房嬸」24套房,紀委稱基本屬實》。其實,消息昨天午後即由廣州紀委官方微博賬號發布,即「經相關單位瞭解核實:天涯社區網貼稱廣州城建退休領導李芸卿,系原廣州城建開發有限公司屬下設計院退休高級工程師,未曾擔任該單位行政職務,非中共黨員,1997年9月退休。網上登載其家庭的24套房產情況基本屬實,部分房產與其兒子共同所有。其前夫系某高校退休講師。」。

南方都市報今天也再向李芸卿提供自辯機會,由其堅稱「網絡輿論皆由名盛廣場開發商而起,而她名下的6處房產也完全是用合法收入購買的」,也正因此,副題已然延伸至「市民房屋信息安全引發關註」的衍生話題。

廣州紀委已經「微回應」了,所以,哪怕華西都市報還在今日社評《「房嬸」事件:既然熱鬧開場,就別冷冷作結》中強調此事「雖未按照網友的預想演繹,卻也還有繼續跟進的價值」,但擋不住圍觀者紛紛退場奔向另一個舞臺,因為好戲正漸入佳境。

昨天午後,新華社中國網事欄目通過微博發布消息《重慶官方回應:初步確定不雅視頻非PS》:「記者從重慶市政府新聞辦獲悉,重慶已將『網曝重慶北碚區委書記與情婦淫亂視頻』事件定性為實名舉報,高度重視、嚴肅調查。目前已初步確定視頻非PS,但是視頻中的男主角是否是被舉報人本人尚在確定之中。」。

此訊迅速獲各媒體賬號擴散,並被門戶編輯加入到相關報道中。傍晚前,重慶專電發出,更是摘錄第一爆料人朱瑞峰和紀許光在騰訊微訪談中增加的舉報線索,即指該書記「插手工程建設為親屬謀利、其弟弟包攬墊江縣土石方工程」。

堅持不在稿件中寫明該被舉報人的名字,但新華社總不能也叫一聲「雷冠希」,所以在《貪官做賊當「乾爹」,群眾怎能不罵娘》的嬉笑怒罵中,那個代言中國網事欄目的卡通形象e哥以「雷某」代稱:「『我說這不是我,他們非說這就是』——重慶北碚區乾部雷某捲入『艷照門』,面臨電影《讓子彈飛》中鵝城縣長的困惑。當網絡緋聞一次次成為權力醜聞,e哥震驚了:難怪有人說腐敗是最好的春藥。防止『豬兒拱白菜』,光靠微博扔磚頭不行,根本辦法是把它關進籠子。」。

既然連新華社記者都在嘲笑雷某「面目好猙獰,形象好猥瑣」,嘆息「白菜讓豬拱」了,就更怪不得網民們發揚PS精神,奚落雷政富的「雷人」長相了,他們是絕不肯相信那位年輕女子是與雷書記兩情相悅。

根據那條廣為轉發的微博,「繼白富美、高帥富、矮窮矬、土肥圓等網絡新詞之後,雷政富成了最新的同門網絡熱詞:雷政富指長相雷人、在政府部門工作且很富有的那一類男人」。

輿情緊迫,新浪今晨已用頭條評論位置推薦來自新京報之文《官員不雅視頻調查結果拖不得》:「自有傳播業以來,八卦新聞就牢牢占據著公眾關註興趣點的主要位置,而其中又分政治八卦與娛樂八卦,政治八卦因為與民眾的社會生活關涉度更高,而受關註程度更高,這已成為中國網絡的特色之一,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相比於網絡的大膽與激動,相關部門的調查更審慎和細致,是沒錯的,但這種審慎與小心,一定要與民眾的關註度合拍,切不要讓人感覺這裡面有拖的意味。因此,快速準確地發布接下來的真實進展,非常有必要。」。

另一篇獲推薦的文章來自環球時報。正如胡錫進子夜在微博預告,這篇社評在贊揚重慶市「表態清晰、有分寸」之後,亦向微博監督表示支持:「微博對監督官員的獨特力量一再被驗證,盡管這當中也有別有用心者的造謠行為混進來,但微博對輿論監督的總體貢獻堪稱前所未有。保護、鼓勵微博繼續扮好這個角色,同時讓微博上的輿論監督更加規範和健康,這是權力部門和全社會應共同做的......無論微博有多少問題,它今天自下而上的監督在全社會看不到替代品,因而十分珍貴。以往對權力的監督主要來自體制內,我們探討了多少年的體制外監督通過微博形成了意外的實現。」。

反倒是中國青年報,今天多說了一點「反對以監督為名侵犯公民的隱私權」的話。在《採集官員財產信息其實不難》下,由作者鄧清波講解「網絡曝光」的副作用,包括「毒害了網絡和媒體環境,或多或少都會帶來一些傳播上的負效應,比如對未成年人的不良影響」、「不斷銷蝕著民眾信任,由於相關官員總要等到網上爆料引起聚焦後才被發現和查處,民眾難免覺得,他們不過是偶爾的漏網之魚,從而對官方反腐倡廉的決心和效率產生質疑」,以及群體極化效應:「人們容易在眾議中發表許多激進甚至極端言論,民眾的情緒和言辭越來越激烈,客觀上會加劇社會的仇官、仇富等情緒,埋下危害社會安定的隱患。」。

所以,作者認為,網上舉報「確實不是最理想的路徑」。他希望執法執紀部門「打鐵還需自身硬......增強自身的公信力和執行力,使得民眾願意在掌握官員腐敗線索後,第一時間提供給紀檢監察部門,而不是盲目地到網上曝光」,而輿論監督更應該「聚焦於權力運行本身,監督執法執紀的權力部門本身能否嚴格依法辦事」。

聽打‧逐字稿陳愛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