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歐蘭德(前)、德國總理梅克爾(後)廿二日在羅馬共同出席四國元首高峰會議,會後並宣布將推動總金額一千三百億歐元的促進經濟成
紐約時報報導,法國新總統歐蘭德就任後,德、法間的結盟關係便面臨考驗。究竟歐蘭德會挾著新民意以及在國會擁有堅實的多數,而以成長、繁榮及人情世理之名,向德國「鐵血宰相」梅克爾開戰?還是雙方能培養出一種更柔軟且微妙的關係?
德、法的夥伴關係,對整個歐盟及歐元區都至為重要。然而這段婚姻目前正處於高度緊張,因為法國經濟成長力道減弱,這對佳偶已不再門當戶對。
歐蘭德決心要向法國人民展示他願意挺身而出。他相信德國先前所開的處方,即重視財政紀律、輕忽新增支出,要想解決歐洲的衰退之病,顯然並不對症。歐洲在經過右派政黨長期主政之後,歐蘭德也以打開左派掌權新局為己任。
但梅克爾卻向他的心臟使出一記回馬槍。歐蘭德主張發行歐元區公債,並讓歐洲央行能夠直接對銀行業及歐洲紓困基金提供貸款。梅克爾的回應是,這類措施必須是達成政治與經濟同盟之後的結果。只有當各國共享預算、租稅及年金的決策權之後,才能共同分擔債務。
然而「更加歐洲(化)」,意味著法國在國家預算及金融制度上,將嚴重喪失主權,這對歐蘭德及他所領導的社會黨而言,都是極度敏感的議題,而社會黨在二○○五年便曾因類似的問題而嚴重分裂。
為了與梅克爾共舞一曲「探戈」,歐蘭德還向梅克爾的「後院」求助;他上周邀請德國社會民主黨領袖們到巴黎磋商。歐蘭德這一手,被認為是對梅克爾的一記回敬;因為在法國大選時,梅克爾曾公開表示支持前總統沙克吉。如今處理歐債危機的德法同盟關係,由「梅克吉」變成「梅蘭德」,雙方出招頻繁,當然相當危險。
所以歐蘭德也找機會發出一些溫婉的訊息。他剛就任便立即飛往柏林,而他提出的「成長條約」,也希望能與德國催生的「財政條約」並行不悖。梅克爾也暗示她願意在下周召開的高峰會議上,接受歐蘭德「成長條約」中的主要成分。
聽打‧逐字稿陳愛君
2012年6月24日 星期日
德強法衰,「梅蘭德」探戈變調?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